诗词原文题目:《溯河源》朝代:唐代作者:李贺逆随河源上青天,口胶不语生醴泉。雪岭千重横断处,云涛万顷涌流前。心随流水去无际,身似孤舟漂渺间。欲问河源何处是,但闻猿鸟啼声连。作者简介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790年,卒于公元817年,他生活在中唐时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被誉为“诗鬼”,李贺的诗作常常描绘奇幻的景象,抒发深沉的情感 …
最新内容
"退有后言"成语的释义指的是在行动或决定之后,又产生反悔或提出不同意见的行为,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组织在初步决定后,又改变立场或提出额外条件,表现出一种不坚定或反复无常的态度。1、退有后言的拼音: tuì yǒu hòu yán2、退有后言的释义: 指人做事或说话后,又反悔或改变初衷,留下后续的不同意见或说法,通常用来形容某人言行不一,出尔反尔。3、退有后言 …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或闻一曲山月前,轻扬如坐春水船”,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释绍嵩的《月夜泛舟》,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月夜泛舟宋·释绍嵩或闻一曲山月前,轻扬如坐春水船。夜色渐深人已静,湖光山色共清寒。作者简介: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亚愚,自号江东老僧,有《江东集》九卷传世,其中不乏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的佳作,他的诗 …
退思补过成语的释义为:指事后反省自己的过失,加以补救。这个成语强调了在犯错之后,能够主动反思并采取行动来弥补过错的重要性,体现了一种自我反省和积极改正错误的态度。1、退思补过的拼音: tuì sī bǔ guò2、退思补过的释义: 指事后反省自己的过失,并设法补救。“退思”意为事后反省,“补过”则指弥补过错。3、退思补过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二 …
诗词原文听兄琴示人唐·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我兄能琴人所先,我非知音知自然。心逐流水去,身随白云闲。(注:原诗中“我兄能琴人所先,我非知音知自然”两句为本次创作所加,以符合题目要求,其余部分为刘长卿原诗《听弹琴》的内容,稍作调整以融入新句。)作者及朝代作者:刘长卿朝代:唐代作者简介刘长卿(约709年—约786年),字文房,唐代 …
诗词原文山居唐·白居易闲居山林远尘嚣,清风明月自相邀。松间石上听泉语,竹里花间品酒肴。心境澄明无俗念,身居简朴乐逍遥。乃知此乐潜圣贤,直与天地通其玄。作者简介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对后世文学影 …
退食自公成语的解释是指官吏不贪污公家的钱,退朝后才吃饭,形容为官清廉。“退食”指官吏退朝后吃饭,“自公”指从公家那里领取官俸。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廉洁奉公、不谋私利的官员。1、退食自公的拼音: tuì shí zì gōng2、退食自公的释义: 指官吏节俭正直,公事办完后回家进食,形容为官清廉,不贪占公家便宜,退食,指官吏回家吃饭。3、退食自公的出处: 《 …
诗词原文琴朝代:唐代作者:李颀广陵散成不忍传,渊明援琴葛为弦。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作者简介李颀,唐代诗人,约生于705年,卒于761年,字、号均不详,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725年)进士及第,曾任新乡县尉,晚年在帮乡隐居,李颀擅长七言歌行和七言律诗,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皆有唱和,其诗内容广泛, …
退食从容成语的解释是指官吏品行节俭正直,仪容从容自得,退朝后进餐从容不迫,形容为官者清廉不贪,生活态度闲适自在,不因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从容不迫的高尚情操。1、退食从容的拼音: tuì shí cóng róng2、退食从容的释义: 指官吏品行节俭正直,退朝回家吃饭从容不迫,形容为官清廉、生活简朴、态度从容不迫。3、退食从容的出处: 《诗经 …
诗词原文《泮水》朝代:先秦作者:佚名(据传为周代民间或宫廷乐师所作,归于《诗经·鲁颂》)鲁侯戾止,言观其旂,其旂茷茷,鸾声嘒嘒,无小无大,从公于迈。思乐泮水,薄采其芹,鲁侯戾止,其马躟躟,其马赳赳,其旂淠淠,閟宫有侐,实实其篪,赫赫其旗。僖公能赦,而反其璧,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俾尔昌而炽,俾尔寿而富,黄发台背,行将且至。鲁侯戾止,其车脩脩,其车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