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目:《溯河源》
朝代:唐代
作者:李贺
逆随河源上青天,口胶不语生醴泉。
雪岭千重横断处,云涛万顷涌流前。
心随流水去无际,身似孤舟漂渺间。
欲问河源何处是,但闻猿鸟啼声连。
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790年,卒于公元817年,他生活在中唐时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被誉为“诗鬼”,李贺的诗作常常描绘奇幻的景象,抒发深沉的情感,语言瑰丽奇特,富有音乐性和画面感,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我逆流而上,追随河源直至青天之上,口中仿佛被胶住般沉默不语,却仿佛能生出甘甜的泉水,雪岭重重,横亘在前方,阻断了去路;云涛汹涌,万顷波涛在眼前翻滚,我的心随着流水远去,无边无际;我的身体则像一艘孤舟,在渺茫的水面上漂泊,想要询问河源究竟在何处,却只能听到猿鸟连绵不断的啼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逆流而上,追寻河源的壮丽景象,诗人通过夸张和想象的手法,将河源描绘得既神秘又壮丽,诗中“逆随河源上青天”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未知的渴望和探索的勇气;“口胶不语生醴泉”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深沉,仿佛在沉默中孕育着新的力量和智慧。
赏析
这首诗是李贺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诗中通过描绘河源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诗人也通过自身的经历和感受,抒发了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诗中的语言瑰丽奇特,富有画面感和音乐性,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壮丽而神秘的河源之中。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贺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有关,李贺生活在中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诗人可能通过描绘河源这一自然景观,来寄托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诗人也可能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追求,在诗中,诗人以逆流而上的勇气和决心,展现了自己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