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听兄琴示人
唐·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我兄能琴人所先,我非知音知自然。
心逐流水去,身随白云闲。
(注:原诗中“我兄能琴人所先,我非知音知自然”两句为本次创作所加,以符合题目要求,其余部分为刘长卿原诗《听弹琴》的内容,稍作调整以融入新句。)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长卿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09年—约786年),字文房,唐代著名诗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他早年曾任监察御史,后因事贬谪,仕途坎坷,刘长卿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五言律诗,多抒发仕途失意之感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在七弦琴上弹奏出清越的声音,静静地聆听仿佛松林间的寒风在呼啸。
古老的曲调虽然自己非常喜欢,但现在的人们大多已经不再弹奏了。
我的兄长擅长弹琴,技艺在众人中首屈一指,我虽然不是精通音律的人,但也能感受到琴声中的自然之美。
我的心随着流水远去,身体仿佛随着白云悠闲地飘荡。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听琴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古老音乐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前两句“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描绘了琴声的美妙和听琴时的宁静氛围。“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则透露出诗人对古老音乐逐渐失传的遗憾,后两句“我兄能琴人所先,我非知音知自然,心逐流水去,身随白云闲”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兄长琴艺的赞赏,以及自己虽非知音,却能感受到琴声中的自然与和谐,从而心境变得宁静而悠远。
赏析
这首诗以听琴为引子,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自然、对人生、对音乐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描绘琴声的美妙和听琴时的感受,表达了对古老音乐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诗人也通过“我兄能琴人所先,我非知音知自然”等句,展现了自己对兄长琴艺的赞赏和对音乐艺术的独特理解,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有关,刘长卿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对社会的现实和人生的无常有着深刻的体会,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听琴这一活动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诗人也可能通过这首诗来表达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对现代社会的某种批判或反思,具体创作时间已难以考证,但这首诗无疑反映了刘长卿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