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知此乐潜圣贤,直与天地通其玄。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山居

乃知此乐潜圣贤,直与天地通其玄。出自哪首诗?

唐·白居易

闲居山林远尘嚣,清风明月自相邀。

松间石上听泉语,竹里花间品酒肴。

心境澄明无俗念,身居简朴乐逍遥。

乃知此乐潜圣贤,直与天地通其玄。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他的作品广泛涉及社会现实、人生哲理、自然风光等多个领域,风格多样,既有激昂慷慨之作,也有清新淡雅之篇。

译文

闲居在远离尘嚣的山林中,清风明月自然而然地成为我的伴侣,在松树间的石头上聆听泉水的低语,在竹林和花丛间品尝美酒佳肴,心境变得澄明,没有世俗的杂念,居住在简朴的环境中享受着逍遥自在的生活,这才知道,这种乐趣潜藏在圣贤的心中,直接与天地间的玄妙相通。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白居易闲居山林时的宁静与自在,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个人心境,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诗中“乃知此乐潜圣贤,直与天地通其玄”一句,强调了这种生活方式的深刻内涵,即它不仅是物质上的简朴,更是精神上的超脱与自由,与天地间的玄妙之道相通。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了诗人闲居山林时的悠然自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远离尘嚣的净土之中,诗人通过“心境澄明无俗念”等句,表达了自己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最后一句“乃知此乐潜圣贤,直与天地通其玄”更是将个人的生活体验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天地之间的和谐统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因仕途不顺而心生退意,转而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和内心的宁静,山林间的闲居生活成为了他逃避现实、寻找精神慰藉的重要途径,在这首诗中,白居易通过描绘自己闲居山林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这种情怀不仅体现了诗人个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也反映了唐代士人阶层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