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上虎臣献俘馘,淮夷攸服远人格。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泮水》

泮上虎臣献俘馘,淮夷攸服远人格。的意思及出处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据传为周代民间或宫廷乐师所作,归于《诗经·鲁颂》)

鲁侯戾止,言观其旂,其旂茷茷,鸾声嘒嘒,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鲁侯戾止,其马躟躟,其马赳赳,其旂淠淠,閟宫有侐,实实其篪,赫赫其旗。

僖公能赦,而反其璧,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俾尔昌而炽,俾尔寿而富,黄发台背,行将且至。

鲁侯戾止,其车脩脩,其车滔滔,其旂旄旄,泮上虎臣献俘馘,淮夷攸服远人格,鲁侯之功,其懋矣哉!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作者简介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鲁颂》是《诗经·颂》的一部分,共四篇,这是歌颂鲁僖公的诗篇之一,作者佚名,即姓名不可考,据传为周代民间或宫廷乐师所作。

译文

鲁侯驾到,观看旌旗飘飘,旌旗随风招展,鸾鸟鸣声嘹亮,无论大小官员,都跟随鲁侯出征。

来到泮水边,轻轻采摘水芹,鲁侯驾到,马儿健壮奔腾,马儿雄壮矫健,旌旗随风飘扬,宏伟的宗庙里,乐声和谐悠扬,旗帜鲜明耀眼。

僖公能宽宏大量,归还宝玉给诸侯,抗击戎狄,惩罚荆舒,无人敢来抵挡!愿你昌盛又繁盛,愿你长寿又富足,白发苍苍的老者,也将到来欢庆。

鲁侯驾到,车辆坚固又宽敞,车辆滚滚向前,旌旗高高飘扬,泮水边的勇士们献上俘虏和左耳,淮夷臣服,远方的人也来归顺,鲁侯的功绩,真是伟大啊!

洁白如雪的骏马,在那空旷的山谷,一束青草献上,那人品德如玉,不要使你的声音如金玉般动听,却怀有疏远之心。

释义

这首诗主要歌颂了鲁僖公的功绩,包括他的军事胜利、宽宏大量以及对国家的治理。“泮上虎臣献俘馘,淮夷攸服远人格”一句,描述了鲁国将士在泮水之战中取得胜利,俘虏敌人并献上战利品,淮夷等远方民族也因此臣服,展现了鲁国的威力和影响力。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鲁僖公的英明领导和鲁国的强大实力,诗中既有对鲁侯驾到时的盛况描写,也有对鲁国将士英勇善战的赞美,还有对鲁僖公宽宏大量、治理有方的颂扬,特别是“泮上虎臣献俘馘,淮夷攸服远人格”一句,不仅描绘了战争的胜利,也体现了鲁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外交影响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鲁僖公的军事扩张和治国理念密切相关,鲁僖公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君主,他在位期间,鲁国国力逐渐强盛,对外扩张势力范围,对内则注重治理和民生,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旨在歌颂鲁僖公的功绩和鲁国的强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春秋时期鲁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状况,以及鲁僖公的治国理念和外交政策。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