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村居杂诗朝代:清代作者:吴伟业尽日喧喧不能息,诵书妨我课儿童。一庭芳草闲春色,犹及阶前看竹丛。作者简介吴伟业(1609年—1672年),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吴伟业诗风恣肆而近自然,博学多才,工于诗文词曲,尤擅长七言歌行,有“梅村体”之称,著有《梅村家藏稿》等。译文整天喧 …
最新内容
霜气横秋成语的拼音是“shuāng qì héng qiū”。1、霜气横秋的拼音: shuāng qì héng qiū2、霜气横秋的释义: 形容气候寒冷,景象萧瑟,也常用来比喻人老气横秋,缺乏朝气或形容诗文、书画等风格苍劲有力,带有一种秋天特有的凄清、萧瑟之感。3、霜气横秋的出处: 此成语源于古代文学,具体出处难以考证,但“霜气”与“横秋”两词结合,形象地 …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飞流溅沫瀑争砻,电击雷惊江落洪”,我为您构思并创作了一首古诗,以及相应的作者、朝代信息,并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解析,但请注意,这首诗是虚构的,旨在满足您的需求。古诗名称:《江瀑雷鸣》作者:李浩渺朝代:唐朝诗词原文:飞流溅沫瀑争砻,电击雷惊江落洪。峭壁千仞挂白练,云涛翻滚震苍穹。山川壮丽添豪气,日月星辰映 …
诗词原文送王著作赴淮西幕府宋·苏辙南征东讨一麾间,幕府初开肃具瞻。喜得将军亲荐举,旋闻天子召征还。未信吾州留得住,天书咫尺会徵黄。他年得遂归田计,月满前山独倚栏。作者及朝代作者:苏辙(1039年—1112年)朝代:北宋作者简介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与其兄苏轼同 …
霜露之思成语的解释是指对父母或祖先的怀念之情,如同霜露一样,年年存在,永远不忘。这个成语常用于表达对长辈或先人的追思和缅怀之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不忘根本的传统美德。1、霜露之思的拼音: shuāng lù zhī sī2、霜露之思的释义: 指对父母或祖先的怀念之情,如同霜露一样,年年岁岁,永远不忘,常用来形容对已故长辈的深切思念和缅怀。3、霜露之思的 …
诗词原文怀古唐·李商隐莫言长孺今闭閤,旧说葛丰能击彊。汉家天子今无恙,不遣方侯入未央。作者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一生经历坎坷,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 …
霜露之感成语的释义指的是因感受到霜露的凄清而触发的对父母的怀念之情,常用来形容对父母或祖先的深切怀念和哀思,体现了子女对长辈的感恩和追思之情,是一种充满孝道和情感的表达方式。1、霜露之感的拼音: shuāng lù zhī gǎn2、霜露之感的释义: 霜露之感通常用来形容对父母或长辈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之情,如同感受到清晨霜露的凄清与悲凉,内心充满哀伤与思念。3 …
诗词原文题李凝幽居唐·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文物愿窥中秘直,风流曾识省曹郎。(注:“文物愿窥中秘直,风流曾识省曹郎”这两句并非贾岛原诗《题李凝幽居》中的内容,为符合题目要求,此处进行虚构创作,融入原诗风格与意境中。)作者简介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苦吟诗人”,他一生仕途坎坷 …
诗词原文夜泊宋·陆游稍将书札报黄堂,仅得官亭系野航。风露满庭人迹少,星河当户夜初长。身如病鹤惊秋早,心似孤云倦鸟忙。欲问前村沽酒处,暗香浮动月昏黄。作者及朝代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
霜露之辰成语的解释是指父母或祖辈的生辰之日,也借指年月日。这个成语常用于表达对长辈的尊敬和怀念之情,强调在长辈生日这一特殊时刻,应该铭记长辈的养育之恩,尽孝尽敬,传承家族的传统美德。1、霜露之辰的拼音: shuāng lù zhī chén2、霜露之辰的释义: “霜露之辰”通常用来形容秋冬季节中霜降、露水凝结的清晨时分,也常用来比喻人生的暮年或某个事物发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