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兴》,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秋兴宋·陆游身如病鹤久低摧,老去心情半已灰。只道双凫已朝帝,那知一鹗尚迟秋。悠悠日月逢尧舜,寂寂江山叹陆沉。病里不知时节换,闲吟秋兴动江楼。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 …
最新内容
耍花腔成语的解释是指用虚假而动听的话骗人,也指故意卖弄自己的学问或技巧,现在多指说话浮夸、不实在,含有贬义。该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言辞华丽但不切实际的人或行为。1、耍花腔的拼音: shuǎ huā qiāng2、耍花腔的释义: 耍花腔原指戏曲演唱中用特别的技巧来润饰某些音节的唱法,后来泛指说话或写文章时故意用曲折委婉的方式表达,有时含贬义,指故意玩弄技巧来掩盖 …
诗词原文客至唐·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频年此地几维舟,愧费主人鸡黍留。作者及朝代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作者简介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 …
漱石枕流成语的释义为:旧时指隐居生活,形容以清水漱口,以石头为枕,比喻心境清高、脱离尘俗,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不问世事的高洁生活态度,常用于形容文人墨客或隐士的清雅生活。1、漱石枕流的拼音: shù shí zhěn liú2、漱石枕流的释义: 漱石枕流原指以石头漱口,以流水为枕,形容隐居生活清贫高洁、超然物外的闲适生活态度,现多用来比喻隐逸之士的高洁情操和 …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放渠花柳十分事,我欲浩荡郊原行”,我为您构思并创作了一首古诗,同时附上作者、朝代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这首诗是虚构的,旨在满足您的要求。古诗名称:《郊原行》作者:李悠然朝代:唐代(虚构)作者简介:李悠然,唐代中期著名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的诗作闻名于世,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风光 …
诗词原文观田家收获宋·陆游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连。故知好雨当趣耕,快雨仍须作快晴。黄云满陇铺金穗,白露沾衣湿玉田。农家辛苦终有报,笑语丰收乐满园。(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陆游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基于虚构内容展开。)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
漱流枕石成语的拼音是“shù liú zhěn shí”,这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形容隐居生活清高、闲适,常用来描绘隐士们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自在生活状态。1、漱流枕石的拼音: shù liú zhěn shí2、漱流枕石的释义: 漱流,指以流水漱口;枕石,指以石头为枕,这个成语形容隐居生活清贫高洁,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闲适状态。3、漱流枕石的出处: …
诗词原文鹧鸪天·惜秋霁晚宋·周紫芝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只今纵有已残枝,零落教人已愁绝。作者简介周紫芝(1082年-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属安徽)人,南宋文学家、词人,早年屡举不第,后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等职,周紫芝学识渊博,工于诗词,尤擅长四六文,其词风清 …
鉥心刿目成语的释义为:形容感受深刻,震动极大,也指文辞尖刻,使人看了十分不舒服,多形容文章或言辞的深刻尖锐,能够深入人心,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1、鉥心刿目的拼音: sù xīn guì mù2、鉥心刿目的释义: 形容文辞、书画等作品刻画描摹得极为精细生动,能深刻触动人心,使人印象深刻。“鉥”指雕刻,“刿”指切割,整体意思是像雕刻和切割一样精细地描绘。3、 …
诗词原文冬日观雪朝代:宋代作者:陆游去冬梅时雪复雪,未省好看冰玉洁。寒风凛冽漫天舞,银装素裹满山川。枝头凝露似珍珠,檐下悬冰如玉线。此景虽寒心却暖,诗情画意入诗篇。(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之作,陆游并未写过此诗,以下解析亦基于虚构内容。)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