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怀古
唐·李商隐
莫言长孺今闭閤,旧说葛丰能击彊。
汉家天子今无恙,不遣方侯入未央。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一生经历坎坷,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译文
不要说长孺(主父偃)如今已经闭门不出,过去还传说葛丰能够挽强弓射箭。
汉家的天子如今还安然无恙,却不派遣方侯(如主父偃般有才能的人)进入未央宫(朝廷)。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朝廷不能任用贤才的感慨,首句提到长孺(主父偃)已经闭门不出,暗示其才华被埋没;次句提到葛丰能击彊(射箭),象征着有才能的人,后两句则直接指出汉家天子虽然安然无恙,却不派遣有才能的方侯进入朝廷,表达了对朝廷用人不当的批评。
赏析
这首诗以怀古为题,实际上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诗人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巧妙地表达了对朝廷不能任用贤才的不满和批评,首句和次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有才能的人被埋没的现状;后两句则直接点明了朝廷的用人不当,使得整首诗的主题更加鲜明,诗人运用典故的手法也使得诗歌更加含蓄、深沉,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时代,他一生经历坎坷,对朝廷的腐败和用人不当有着深刻的体会,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怀古的方式,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评,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能够唤起人们对朝廷用人不当的关注,推动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朝廷不能任用贤才的批评和不满,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的腐败和动荡,通过巧妙的典故运用和深刻的主题表达,这首诗成为了李商隐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