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送王著作赴淮西幕府
宋·苏辙
南征东讨一麾间,幕府初开肃具瞻。
喜得将军亲荐举,旋闻天子召征还。
未信吾州留得住,天书咫尺会徵黄。
他年得遂归田计,月满前山独倚栏。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辙(1039年—1112年)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新党,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
译文
向南征战向东讨伐,只在一挥之间,幕府刚刚开设就受到众人的敬仰,很高兴得到将军的亲自推荐,不久又听说天子下诏征召你回京,我不相信我的家乡能留住你,因为朝廷的诏书近在咫尺,很快就会征召你去做高官,将来有一天如果你能够如愿以偿地辞官归隐田园,那时月圆之夜,你独自倚靠在山前的栏杆上,该是多么惬意啊。
释义
这首诗是苏辙为送别友人王著作赴淮西幕府而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友人即将被朝廷征召回京的祝贺,也流露出对友人未来可能辞官归隐的期待和想象。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有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感悟,首联点明友人即将赴任的背景,颔联则通过“喜得”和“旋闻”两个词语,表现出对友人被举荐和征召的喜悦之情,颈联以“未信”和“天书咫尺”等词语,暗示友人即将离开家乡,前往京城担任高官,尾联则通过想象友人未来辞官归隐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美好生活的祝愿。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苏辙的友人王著作即将赴淮西幕府任职,苏辙为了表达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以及对其未来仕途的祝愿,创作了这首诗,在北宋时期,幕府是官员们任职和历练的重要场所,也是文人墨客们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舞台,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苏辙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