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顷闭门今十载,此生毕竟得如愚。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闲居

自顷闭门今十载,此生毕竟得如愚。全诗是什么?

唐·白居易

自顷闭门今十载,此生毕竟得如愚。

竹篱茅舍自甘心,结社寻幽懒出村。

四体不勤五谷分,一庭芳草绿苔痕。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窗一枕温。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白居易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自从我闭门不出已有十年,此生终究还是活得像个愚笨的人。

竹篱笆围起的茅屋我甘心居住,结社寻幽懒得走出村庄。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庭院里长满了芳草和绿苔。

清风明月无人管束,一并化作南窗下的一枕温暖。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在闲居生活中的心境和态度,他闭门不出已有十年,甘愿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不问世事,不追求名利,他居住在竹篱茅舍之中,结社寻幽,享受着宁静的乡村生活,他并不勤劳于农事,但庭院里却长满了芳草和绿苔,显示出一种自然和谐的美,清风明月无人管束,他能够悠然自得地享受这份宁静和温暖。

赏析

这首诗以闲居为主题,展现了白居易淡泊名利、追求宁静生活的思想境界,诗中通过描绘竹篱茅舍、芳草绿苔、清风明月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美好的氛围,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闲居生活的满足和享受,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超脱。

在艺术上,这首诗语言平易通俗,意境深远,具有浓厚的田园风味,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闲居生活的美好和宁静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也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因政治上的失意和仕途的坎坷而心灰意冷,选择隐居山林,过着闲居生活,在这段时期里,他深刻反思了自己的人生和仕途,逐渐形成了淡泊名利、追求宁静生活的思想境界,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思想境界的生动写照和真实反映,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在晚年时期的心境和态度,以及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