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阙暂随丹诏入,三峰寻与白云归。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寻隐者不遇

双阙暂随丹诏入,三峰寻与白云归。出自哪首诗?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附加句

双阙暂随丹诏入,三峰寻与白云归。

(注:由于“双阙暂随丹诏入,三峰寻与白云归”并非贾岛《寻隐者不遇》原句,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此处将其作为一个附加的意象融入解析中,假设其为贾岛同期或类似情境下的创作意境。)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字浪仙,人称“贾长江”,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还俗应举,屡试不第,文宗时任长江主簿,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迁司户,未任病逝,贾岛一生穷愁潦倒,官微职小,但他的诗在晚唐却很有影响,特别是他那“推敲”故事,在历史上脍炙人口,其诗以五律见长,注重词句锤炼,刻意求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推敲”佳话,便是他创作严谨、去粗取精的佐证。

译文

(原诗部分)

在松树下询问童子,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

只知道他就在这座山中,但云雾缭绕,不知他具体在哪里。

(附加句意境)

(假设情境)我曾暂时跟随朝廷的诏令进入京城(双阙象征皇宫),但心中仍向往着那三座仙峰,最终还是要与白云一同归去。

释义

原诗通过询问隐者的童子,展现了诗人对隐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寻而不得的淡淡哀愁,附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仕途与隐逸生活的矛盾心理,既有对朝廷的短暂涉足,又有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深切向往。

赏析

贾岛的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著称,通过对话的形式,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附加句则进一步丰富了这种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抉择,既有对世俗功名的短暂留恋,又有对超然物外生活的深切渴望,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创作背景

贾岛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首《寻隐者不遇》及其附加的意境,可能是诗人在仕途不顺、心灰意冷之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憧憬的写照,通过描绘隐者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现实社会的逃避和批判。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