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陪众隽
唐·韦应物
一朝陪众隽,所望亦已足。
清风拂林樾,流水响山麓。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此中真意趣,何必问尘俗。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著称,风格清新淡远,自然流畅,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韦应物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等人并称“王孟韦柳”,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一旦有幸陪伴众多英才俊杰,我所期望的就已经满足了,清风轻轻吹拂过树林,流水在山脚下潺潺作响,在这里谈笑的都是学识渊博的儒士,往来的人中没有浅薄无知之辈,这里充满了真正的意趣,哪里还需要去关心尘世的俗务呢?
释义
“一朝陪众隽,所望亦已足”表达了诗人一旦有机会与众多杰出人物相聚,便感到心满意足的情感,接下来的诗句则描绘了聚会地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氛围,清风、流水、鸿儒、白丁等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最后两句点明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满足,认为这里充满了真正的意趣,无需再去理会尘世的纷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与杰出人物相聚的珍视和对自然人文环境的赞美,诗中通过清风、流水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通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高雅文化的追求和对浅薄之人的不屑,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韦应物作为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担任某地刺史期间,当时他有机会与当地的文人墨客相聚,共同欣赏山水之美,探讨文学之道,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应物深感与众多英才相聚的难得和珍贵,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满足,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应物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以及他对高雅文化的追求和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