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竿比目出清波,翠袖香醪金叵罗。的意思及出处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文竿比目出清波,翠袖香醪金叵罗”,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渔父》,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文竿比目出清波,翠袖香醪金叵罗。的意思及出处

渔父

宋·陆游

石帆山下雨空濛,三扇桥边涨野洪。

樵子乱来樵径失,钓翁移去钓舟空。

文竿比目出清波,翠袖香醪金叵罗。

回首江南烟水阔,心随明月到渔蓑。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石帆山下细雨蒙蒙,三扇桥边洪水暴涨,樵夫因道路混乱而迷失方向,钓翁也因洪水而移走了钓舟,精美的钓竿上挂着比目鱼从清澈的波浪中跃出,翠绿的衣袖中藏着美酒和金色的酒器,回首望向那辽阔的江南水乡,我的心随着明月飞向了渔夫的蓑衣。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渔父生活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渔父的闲适生活,前两句写山水景色和洪水情况,为后文铺垫;中间两句通过樵子和钓翁的对比,突出了渔父的悠闲自在;后两句则通过“文竿比目”和“翠袖香醪”等意象,进一步描绘了渔父生活的美好和惬意。

赏析

陆游的这首诗以渔父为题,通过描绘渔父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表达了对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渔父的闲适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也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和意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晚年退居家乡时所作,当时,陆游已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起伏,对闲适自在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向往,他通过描绘渔父的生活场景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陆游对江南水乡的深厚感情和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文竿比目出清波,翠袖香醪金叵罗”这两句诗在诗中非常出彩,但整首诗才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在赏析这首诗时,我们需要将其放在整首诗的背景和意境中去理解和品味。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