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水一天沉国士,燕山万里嫁名姬。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湘水吟

湘水一天沉国士,燕山万里嫁名姬。全诗是什么?

朝代:清代

作者:吴伟业

湘水一天沉国士,燕山万里嫁名姬。

悲风残日无人问,黄叶纷飞秋更凄。

作者简介

吴伟业(1609年—1672年),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他生于明末,历经明清易代,其诗作多抒发故国之思和个人感慨,风格沉郁顿挫,情感真挚深沉,吴伟业在文学上成就斐然,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译文

湘水滔滔,仿佛一天之内就沉没了忠贞的国士;燕山迢迢,万里之遥也要将名姬远嫁他乡,在这悲凉的秋风和残阳之下,无人问津的凄凉景象,黄叶纷飞,使得秋天更加凄清。

释义

首句“湘水一天沉国士”以湘水沉舟的典故,比喻忠臣良将的悲惨遭遇,暗示了明朝末年忠臣志士的牺牲与沉沦,次句“燕山万里嫁名姬”则借远嫁名姬的史实或传说,暗指国家为了求和或某种政治目的而牺牲个人幸福的无奈与悲哀,后两句“悲风残日无人问,黄叶纷飞秋更凄”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凄凉、孤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深深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湘水和燕山为背景,通过“沉国士”与“嫁名姬”两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意象,深刻揭示了明清易代之际的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悲惨,诗人运用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忠臣良将的悲壮与名姬远嫁的哀怨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冲击力,诗中的“悲风残日”和“黄叶纷飞”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也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悲凉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吴伟业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对时局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沉浮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他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忠臣良将的敬仰和哀悼,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吴伟业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刻思考力,使他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