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食周粟"的释义是指伯夷、叔齐因反对武王伐纣,在商朝灭亡后,拒绝食用周朝的粮食,最终饿死首阳山,以此表达他们忠于故国、不仕新朝的气节与高尚情操。
1、不食周粟的释义:
不食周粟指的是伯夷、叔齐在商朝灭亡后,为了表示对商朝的忠诚和怀念,拒绝食用周朝的粮食,最终饿死在首阳山上的故事,后来,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气节高尚,坚守节操,不向新政权妥协的人。
2、不食周粟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伯夷列传》,原文记载了伯夷和叔齐在商朝灭亡后,隐居在首阳山,拒绝食用周朝的粮食,最终饿死的事迹。
3、不食周粟的例句:
他宁愿饿死,也不肯接受敌人的施舍,真正做到了不食周粟。
4、不食周粟的分解解释:
- “不食”表示不吃;
- “周粟”指的是周朝的粮食,也象征着周朝的统治和政权。
5、不食周粟的成语用法:
这个成语通常用作谓语、定语,用来形容人的气节高尚,坚守节操,不向新政权或敌人妥协,它带有褒义色彩,常用于赞扬那些有坚定信念和原则的人。
6、不食周粟的示例:
在抗日战争时期,许多爱国志士宁愿在敌占区过着艰苦的生活,也不肯接受日伪政权的施舍,他们的行为正是“不食周粟”的体现。
7、不食周粟的近义词反义词:
- 近义词:高风亮节、坚贞不屈、忠贞不渝等,都表示坚守节操、不向恶势力妥协的品质。
- 反义词:卖国求荣、苟且偷生、贪生怕死等,都表示为了个人利益而放弃原则、向恶势力妥协的行为。
通过以上七个方面的解释,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不食周粟”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它不仅是对古代伯夷、叔齐高尚气节的赞美,也是对现代社会中坚守原则、不向恶势力妥协的人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