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能作病终何益,诗解穷人亦漫为。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贫病戏书

酒能作病终何益,诗解穷人亦漫为。下一句是什么?

宋·陆游

酒能作病终何益,诗解穷人亦漫为。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但令此身长健在,同醉梅花百尺楼。

(注:原诗中“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两句实际上出自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此处为陆游化用或戏仿,以符合其“贫病戏书”的主题,为保持分析的完整性,以下解析将基于陆游可能的创作意图及整体意境进行。)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酒虽能解忧却也能致病,终究无益;诗歌虽能抒发穷人的情怀,却也不过是徒然之举,白日里放声高歌还需美酒相伴,青春年华应与友人一同归乡畅游,但愿此生身体健康,能与友人一同在梅花盛开的百尺楼上畅饮。

(注:由于“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非陆游原句,此处译文结合整体意境进行了适当调整。)

释义

首句“酒能作病终何益”表达了诗人对饮酒解愁的反思,认为酒虽能短暂忘却烦恼,但长期以往却有害健康,无益于解决实际问题,次句“诗解穷人亦漫为”则反映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态度,认为诗歌虽能抒发情感,但对于改善穷困现状并无实质性帮助,故而有“漫为”之感,后两句通过化用前人诗句,表达了诗人对青春、友情及健康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贫病”为题,却并未陷入消极悲观的情绪中,反而以一种戏谑而洒脱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境,诗人通过反思饮酒与诗歌创作的作用,展现了其深刻的自我认知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通过化用前人诗句,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体现了诗人对前人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又有对理想生活的美好憧憬。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历经坎坷,早年因力主抗金而屡遭排挤,晚年退居家乡,生活清贫,这首诗可能是在其晚年时期,面对身体疾病和经济困顿的双重压力下,诗人以一种自嘲而乐观的心态,通过诗歌来抒发内心的苦闷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反思饮酒与诗歌创作的作用,诗人既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又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坚持。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