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边鄙警事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只今匈奴犯边鄙,四郊多垒谁之耻。
烽火连天照夜寒,铁衣著尽著缯纻。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何时天遣六军回,一扫胡尘净海涯。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如今匈奴侵犯边境,四郊筑起许多堡垒,这是谁的耻辱?烽火连天照亮了寒冷的夜空,战士们的铁甲穿尽,只能穿上丝织品做的衣服,军中的战士在前线出生入死,而军营中的权贵们却还在寻欢作乐,何时才能上天派遣大军归来,一举扫清胡人的灰尘,使四海之内恢复清净。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边疆的紧急战事和战士们的艰苦生活,批判了朝廷内部的腐败和享乐主义,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战士们的深切同情,诗中“匈奴”泛指外敌,“边鄙”指边境地区,“四郊多垒”形容边境防御工事众多,暗示国家处于危急之中。
赏析
陆游的这首诗以强烈的爱国情感为主线,通过对比战士们的英勇与权贵们的享乐,揭示了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诗中“只今匈奴犯边鄙,四郊多垒谁之耻”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事的愤慨和对朝廷不作为的谴责,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一句,则通过鲜明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战士们的英勇与权贵们的无耻。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外患内忧交织的时代,南宋朝廷面对金朝和蒙古的威胁,内部却腐败无能,享乐主义盛行,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边疆战事的愤慨和对朝廷不作为的谴责,同时也表达了对战士们的深切同情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陆游个人的爱国情怀,也代表了当时广大爱国人士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