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忆东山二首·其一
唐·李白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我今携谢屐,他日梦周沙。
万事一尊酒,群儿满世祖生鞭。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朝代:唐朝
作者简介
李白,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后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他性格豪迈,热爱自由,才华横溢,擅长七言绝句和古体诗,诗作风格奔放、想象丰富、语言自然流畅,是唐代诗歌的杰出代表之一,李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游历四方,广交好友,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
译文
长久没有前往东山了,不知那里的蔷薇开了几次花,白云随风飘散,不知今晚明月会落入谁家,我现在带着谢灵运的木屐,将来或许会在梦中追寻周公的足迹,世间万事不过是一杯酒的功夫,那些年少轻狂的孩子们,哪里知道祖逖闻鸡起舞、奋发图强的志向。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游历东山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回忆往昔的游历,诗人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最后两句则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那些只知享乐、不思进取的年轻人的批评。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东山的怀念和对世事的感慨,首联“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以蔷薇花的几度开放,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颔联“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颈联“我今携谢屐,他日梦周沙”则借用了谢灵运和周公的典故,表达了对往昔游历的怀念和对未来理想的追求,尾联“万事一尊酒,群儿满世祖生鞭”则是对那些只知享乐、不思进取的年轻人的批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在游历四方、历经世事变迁后,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社会的感慨之作,李白一生热爱自由,追求理想,但现实社会的种种不公和无奈却让他深感失望,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回忆往昔的游历,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他也借用了历史典故,对那些只知享乐、不思进取的年轻人进行了批评,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白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现实状况和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