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感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山居闲散日悠悠,欲投乌石农桑社,
尚有灵山香火缘,未了人间几世修。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作清新脱俗,常寓深意于浅白之中,其书法和绘画也独具风格,尤其是他的竹石画,更是名扬四海,他一生坎坷,但性格豁达,晚年辞官归隐,以卖画为生,生活清贫而自得其乐。
译文
在山间居住的日子悠闲自在,我想要加入乌石的农桑社,
但心中还挂念着灵山的香火情缘,这未了的人间情缘,或许是前世修来的吧。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人间情缘的留恋,首句“山居闲散日悠悠”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在的山居生活;次句“欲投乌石农桑社”表达了诗人想要加入农桑社,参与农耕生活的愿望;第三句“尚有灵山香火缘”则透露出诗人对灵山的深厚情感,香火缘象征着信仰和心灵的寄托;末句“未了人间几世修”则表达了诗人对人间情缘的留恋,认为这些情缘或许是前世修来的,难以割舍。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诗人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悠闲自在,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人又通过“尚有灵山香火缘”一句,表达了对信仰和心灵的寄托的留恋,末句“未了人间几世修”则更是将人间情缘与前世修行相联系,增添了诗歌的哲理性和深度,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人生的思考,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郑板桥晚年辞官归隐之后,在官场失意后,郑板桥选择了归隐山林,过上了悠闲自在的山居生活,尽管他享受着山居的宁静与自由,但心中仍对人间情缘和信仰寄托有着深深的留恋,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人间情缘的留恋,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郑板桥豁达的人生态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