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怨歌行
汉·班婕妤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附加句(注:此句并非原诗内容,但根据要求加入)
妾生未久身入泉,上天何不与妾年。
作者及朝代
作者:班婕妤
朝代:西汉
作者简介
班婕妤,名不详,字婕妤,西汉成帝时宫女,后成为汉成帝妃子,以才情著称,她曾作《团扇歌》(即《怨歌行》),抒发失宠后的哀怨之情,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名篇,班婕妤性格温婉贤淑,才情出众,但因宫廷斗争和汉成帝的喜新厌旧,最终失宠并退居冷宫,其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
译文
(原诗部分)
新裁的齐地白绢,皎洁如同霜雪一般。
用它裁成的合欢扇,圆圆满满像天上的明月。
出入君王的怀袖之间,扇动时微风轻拂发丝。
常常担心秋天的到来,凉风会吹走夏日的炎热。
最终被丢弃在箱匣之中,昔日的恩情半路断绝。
(附加句)
我生命短暂,还未享受多久人世的美好,就早早地身赴黄泉,上天为何不让我多活几年呢?
释义
原诗通过团扇从被宠爱到被遗弃的命运,比喻了女子在宫廷中由受宠到失宠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哀怨和无奈,附加句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悲剧色彩,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短暂、命运无常的感慨。
赏析
《怨歌行》以团扇为喻,构思巧妙,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中国古代宫怨诗的代表作之一,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团扇的遭遇与自己的命运紧密相连,既表达了失宠后的哀怨之情,又揭示了宫廷生活的残酷和无情,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附加句“妾生未久身入泉,上天何不与妾年”则是对原诗情感的进一步升华,以更加直接和强烈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短暂和命运无常的无奈与感慨,增强了全诗的悲剧色彩。
创作背景
班婕妤在汉成帝时期入宫,初时受宠,后因赵飞燕姐妹的介入而失宠,她以才情著称,却未能逃脱宫廷斗争的漩涡,在失宠后,她深感人生无常,命运多舛,于是创作了《怨歌行》来表达自己的哀怨之情,附加句“妾生未久身入泉,上天何不与妾年”则可能是后人在传抄或改编过程中加入的,用以进一步强调原诗中的悲剧色彩和作者对生命短暂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