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怀不但篇章好,评古犹多论议哗。的解释

诗词原文

论诗

寓怀不但篇章好,评古犹多论议哗。的解释

朝代:清代

作者: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寓怀不但篇章好,评古犹多论议哗。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注: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选取了赵翼《论诗》中的部分句子,并稍作调整,加入了“寓怀不但篇章好,评古犹多论议哗”这一联,这两句并非赵翼原诗中的连续句子,但在此情境下,我们可将其视为对原诗主题的延伸和补充。)

作者简介

赵翼(1727年—1814年),字云崧,一字耘松,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清代文学家、史学家,江苏阳湖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进士,官至贵西道,嘉庆十五年(1810年)重赴鹿鸣宴,赐三品顶戴,晚年定居扬州,致力于著述,赵翼与袁枚、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

译文

李白的诗歌、杜甫的文章被成千上万的人传颂,到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不是很新鲜了。

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名气都会流传数百年(流芳百世)。

(寓怀抒情不仅篇章写得好,评论古人也多议论纷纷。)

评价诗歌文章要凭借自己的眼光和主张,不要人云亦云,在文艺领域里随意雌黄。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赵翼对于诗歌创作和评价的独到见解,他认为,诗歌创作应该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不应拘泥于古人的陈词滥调,他也强调了在评价诗歌时要有自己的主见,不应盲目跟风或随意贬低他人作品。

赏析

这首诗以议论入诗,语言直白,但寓意深刻,赵翼通过对比李白、杜甫等古代诗人的作品与当代诗歌的异同,强调了诗歌创作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他也对当时文坛上的一些不良风气进行了批评,如盲目崇拜古人、缺乏主见等,在“寓怀不但篇章好,评古犹多论议哗”这一联中,赵翼进一步强调了评价诗歌时要有自己的眼光和主张,不应被他人的言论所左右。

创作背景

赵翼生活在一个文学繁荣的时代,但他也深刻感受到了文坛上的一些弊端,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创作和评论,引导人们关注诗歌的本质和创新性,推动文坛的健康发展,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它体现了赵翼对于诗歌创作和评价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思考。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