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殿独余多劫火,玄都看尽几番花。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玄都观桃花

鲁殿独余多劫火,玄都看尽几番花。上一句是什么?

唐·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鲁殿独余多劫火,玄都看尽几番花。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刘禹锡的诗歌风格豪迈,富有哲理性和批判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长安的大路上行人车马川流不息,扬起的灰尘扑面而来,人们都说自己刚从玄都观里赏花回来,玄都观里栽种着上千株桃树,全都是在我被贬离开京城后栽下的。

当年种桃的道士如今哪里去了呢?前次因看题有“玄都观里桃千树”的诗而被贬出京的我——刘禹锡又回来了啊!鲁灵光殿的遗迹里只留下劫后的灰烬,玄都观里的桃花却已开过多次,见尽了世事沧桑。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玄都观桃花的盛衰变化,隐喻了当时朝廷中权贵势力的更迭和诗人自身命运的起伏,前两句写玄都观桃花之盛,暗讽新贵们的得势;后两句则通过“种桃道士归何处”的设问和“鲁殿独余多劫火”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繁华消逝的感慨和对自身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

赏析

这首诗以桃花为引子,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时局的讽刺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前两句通过“紫陌红尘拂面来”的生动描绘,展现了长安城的繁华景象,而“无人不道看花回”则暗示了人们追逐名利的心态,后两句则通过“种桃道士归何处”的设问,引出对过往繁华的追忆和对现实变迁的感慨,而“鲁殿独余多劫火,玄都看尽几番花”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自身坚韧精神的颂扬。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十年后,再次回到长安时所作,当时,他因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而遭到贬谪,在贬谪期间,他创作了多首讽刺权贵、抒发愤懑之情的诗歌,这首《玄都观桃花》就是其中之一,通过描绘玄都观桃花的盛衰变化,隐喻了当时朝廷中权贵势力的更迭和诗人自身命运的起伏,这首诗也展现了刘禹锡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