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壮时犹愧不如人,岂复衰残强驰骛。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病中思唐·白居易壮时犹愧不如人,岂复衰残强驰骛。病躯只合归田里,男儿却羡野人身。作者简介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译文年轻时尚且惭愧自己不 …

豚蹄穰田成语的解释

豚蹄穰田成语的解释为:用猪蹄祭祀农田以祈求丰收,后喻以微小的代价而希望得到大的报酬,含有贬义。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农耕文化中的祭祀习俗,现在常用来形容那些不切实际、以小博大的想法或行为。1、豚蹄穰田的拼音: tún tí ráng tián2、豚蹄穰田的释义: 豚蹄穰田是一个成语,原意是用猪蹄祭祀农田,以求丰收,后来多用来比喻以小代价而希望得到大报酬的愚蠢行为, …

少年飞动已知非,老来忧患宁堪顾。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杂诗唐·白居易朝随浮云去,暮逐流水还。少年飞动已知非,老来忧患宁堪顾。犹须数顷田,学种秋菊闲。心无营营念,身尽悠悠闲。作者及朝代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代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作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 …

阅人多矣君自信,归去来兮余已悟。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归隐悟道朝代:宋代作者:陆游阅人多矣君自信,归去来兮余已悟。云水苍茫别有天,松风清冽心自闲。红尘滚滚皆如梦,世事纷纭尽成烟。独坐幽篁听泉语,此中真意有谁传?(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陆游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基于虚构内容展开。)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

屯毛不辨成语的解释

屯毛不辨成语的摘要:屯毛不辨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指将猪毛和羊毛混杂在一起而无法分辨清楚,常用来形容事物杂乱无章,难以分辨清楚,或者指人在处理问题时缺乏条理,难以理清头绪。1、屯毛不辨的拼音: tún máo bù biàn2、屯毛不辨的释义: 屯毛不辨原意是指无法分辨清楚细微的差别,特别是像屯(聚集)在一起的毛发那样细小且难以区分,现多用来形容人对于细微差别或 …

尔来山郭坐空馆,怜我困穷为推数。的释义

诗词原文山中杂居唐·韦应物尔来山郭坐空馆,怜我困穷为推数。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荒村带晚烟初起,远水涵空碧自流。寂寞柴扉人迹少,闲花野草满庭幽。作者简介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 …

屯粮积草成语的解释

屯粮积草成语的解释是指储存粮食和草料,以备不时之需。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为了应对可能的困难或紧急情况而提前做好准备的行为,强调未雨绸缪、有备无患的重要性。1、屯粮积草的拼音: tún liáng jī cǎo2、屯粮积草的释义: 指储存粮食和草料,以备不时之需,通常用于形容为应对可能的困难或战争等紧急情况而进行的物资储备。3、屯粮积草的出处: 这个成语的具体 …

术高不肯等闲售,惟喜遨游卜卿辅。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隐者志》朝代:宋代作者:李复术高不肯等闲售,惟喜遨游卜卿辅。云卧山居无俗客,月明清夜有仙姝。松风涧水为琴瑟,花影鸟声成歌舞。尘世浮华皆不羡,但求高卧白云庐。作者简介:李复,宋代文学家、诗人,生平具体年份不详,但活跃于北宋中后期,他擅长诗文,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与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李复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深受后人喜爱。 …

胸中秀气未甘蛰,欲继君平齐季主。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怀古唐·罗隐胸中秀气未甘蛰,欲继君平齐季主。百代兴亡看不足,五湖风浪去无余。子陵滩上高风在,严濑溪边古意疏。欲问渔舟东去路,寒云落日几时孤。作者简介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晚唐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他生活在晚唐乱世之中,一生怀才不遇,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晚年投奔吴越王钱镠,任钱塘令、著作郎等职,罗隐的诗作风格独特,讽刺辛辣, …

屯蹶否塞成语的解释

屯蹶否塞是一个成语,用于形容事情进展不顺利,遭遇重重困难和阻碍。“屯”指艰难,“蹶”指跌倒,“否”指不顺利,“塞”指阻塞。整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事业或行动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挫折和困境。1、屯蹶否塞的拼音: - tún jué pǐ sè2、屯蹶否塞的释义: - “屯蹶否塞”是一个联合式成语,形容事情进展不顺利,遭遇重重困难和阻碍。“屯”指艰难、困苦;“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