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病中思
唐·白居易
壮时犹愧不如人,
岂复衰残强驰骛。
病躯只合归田里,
男儿却羡野人身。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年轻时尚且惭愧自己不如别人,
更何况现在年老体衰又怎能勉强奔走追逐?
病弱的身体只适合回归田园,
身为男儿却羡慕起山野之人的自在生活。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在病中对自身境遇的深刻反思,首句“壮时犹愧不如人”表达了诗人即使在年轻时也自觉有所不足;次句“岂复衰残强驰骛”则进一步说明,到了年老体衰之时,更不应勉强自己去做力不从心的事情,后两句“病躯只合归田里,男儿却羡野人身”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山野之人自在生活的羡慕。
赏析
这首诗以病中思绪为线索,展现了白居易晚年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对比年轻时的惭愧与年老时的无奈,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接受与顺应,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山野之人的羡慕,也体现了其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的内心世界,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此时的白居易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与人生的沧桑,对人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晚年时期,白居易身体逐渐衰弱,疾病缠身,这使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创作了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晚年时期内心的平静与淡泊,以及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