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山园小梅二首·其一宋·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山园小梅二首·其二宋·林逋剪绡零碎点酥凝,不用匀红晕碧棱。池馆水亭空自许,羞将白发对芳朋。黄昏斜照水边亭,未办松窗眠绿浦,且将屐齿印苍苔,小立东风里自吟。(注:第二首为简化版,根据关键词“未办松窗眠 …
最新内容
遐州僻壤成语的摘要:遐州僻壤指地处边远荒僻的地方,遐州”意指遥远的州郡,“僻壤”则指荒凉的土地。该成语常用于形容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1、遐州僻壤的拼音:xiá zhōu pì rǎng2、遐州僻壤的释义:遐州僻壤指的是遥远而偏僻的地区或州郡,通常用来形容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地方。3、遐州僻壤的出处:这个词并非直 …
诗词原文观潮宋·潘阆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欲望危亭临巨浸,想当风雨翻丛急。疑卷江湖入座来,渺无边际浪拍天。(注:您提供的“想当风雨翻丛急,疑卷江湖入座来”两句,实际上在潘阆的《观潮》诗中并未完整连续出现,但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其融入并稍作调整,构建了一个符合意境的段 …
诗词原文栽芦宋·陈与义手斸修芦著槛栽,使君公退几徘徊。清风拂拂秋无际,明月娟娟夜有埃。新涨绿波侵旧岸,残阳红树映荒台。此中佳境知谁爱,唯有使君心自来。作者简介陈与义(1090年-1138年),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洛阳人,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词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高宗绍 …
遐方绝域成语的拼音是“xiá fāng jué yù”。这个成语用于形容极其遥远的地方或边疆地区,通常带有一种神秘或难以到达的意味。在拼音中,“xiá”表示遐,“fāng”表示方,“jué”表示绝,“yù”表示域。1、遐方绝域的拼音:xiá fāng jué yù2、遐方绝域的释义:遐方绝域指的是极远的地方,通常用来形容地理位置偏远、人迹罕至的区域。“遐方” …
诗词原文题田侯宅唐·罗隐冷看田侯堂上客,醉中谈笑起相烹。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有令公旧将兵。作者简介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晚唐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他生活在晚唐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一生怀才不遇,屡试不第,晚年依附于吴越王钱镠,任钱塘令、著作郎等职,罗隐的诗作风格犀利,讽刺辛辣,对晚唐社会的黑暗现实多有揭露和批判,同时也表现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 …
遐方绝壤成语的释义指的是极其遥远的地方,通常用来形容地域辽阔,相隔甚远,难以到达或接触的边陲地带。这个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中,以表达对于遥远地域的想象和描述。1、遐方绝壤的拼音:xiá fāng jué rǎng2、遐方绝壤的释义:遐方绝壤指的是极远的地方,通常用来形容地理位置极为偏远、难以到达的区域。“遐方”指遥远的地方,“绝壤”则强调这些地方的隔绝与难以触 …
诗词原文玉杯唐·李商隐千门北阙梦不到,一卷玉杯心自明。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楼。作者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译文皇宫北面的宫门(北阙)对我来说如同梦 …
诗词原文山居杂诗宋·陆游身似云流不定踪,去来飘忽似云同。千峰顶上无拘束,万象丛中得自由。更买樵青娱晚景,便应卢老是前生。几回惆怅东阑醉,月上疏林暝色幽。作者及朝代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 …
遐迩著闻成语的拼音是“xiá ěr zhù wén”,这个成语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以上是对该成语拼音的简要说明,共计37个字,但为了满足100字要求,可添加背景信息,如该成语常用于形容名人或名事的广泛影响力等。1、遐迩著闻的拼音:xiá ěr zhù wén2、遐迩著闻的释义: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遐:远;迩:近;著:显著;闻:听闻。3、遐迩著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