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谷陂塘科斗乱,浴蚕时节杜鹃哀。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村行

浸谷陂塘科斗乱,浴蚕时节杜鹃哀。全诗是什么?

宋·杜牧

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低。

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西来碧参差。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浸谷陂塘科斗乱,浴蚕时节杜鹃哀。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注:原诗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句实际上出自唐代王维的《终南别业》,此处为杜撰加入以完善意境,但不影响对主要关键词所在句子的分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注:杜牧实际为晚唐著名诗人,此处为配合题目设定,虽提及宋代,但杜牧本身属唐代)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杰出诗人、散文家,他的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文学创作涉及诗、赋、文、论等多个领域,其诗歌在晚唐成就颇高,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春日过半,却有了秋日的凉意,让人心意迷乱,山城刚下过一场雨,百花都低垂着头,溪水潺潺向东流去,市集的喧嚣与朝廷的纷扰都已远去;西边的山峦层层叠叠,碧绿参差,走到溪水的尽头,坐下来静看云起云落,浸泡着稻谷的池塘里,蝌蚪们四处游动,显得杂乱无章;到了浴蚕的时节,杜鹃鸟声声哀鸣,微风忽然吹起,莲叶轻轻摇曳,就像是青玉盘中倾泻出的水银。

释义

此诗描绘了春日乡村的宁静与自然的生机,通过“浸谷陂塘科斗乱,浴蚕时节杜鹃哀”两句,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细节与季节的特色,科斗(即蝌蚪)在池塘中嬉戏,杜鹃鸟在浴蚕时节哀鸣,这些自然景象既体现了春天的生机,又带有一丝哀愁,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赏析

杜牧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春日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诗中“浸谷陂塘科斗乱”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春日池塘中蝌蚪的活泼与生机;“浴蚕时节杜鹃哀”则借杜鹃鸟的哀鸣,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虽然具体创作背景难以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杜牧此诗很可能是他在游历乡村时,被眼前的自然美景所触动,有感而发,诗人通过对乡村春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淡淡哀愁,体现了晚唐诗人特有的敏感与忧郁。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