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秦窃神器,再传二世亡。的解释

诗词原文

咏秦

嬴秦窃神器,再传二世亡。的解释

唐·胡曾

嬴秦窃神器,再传二世亡。

天意归明主,人心背暴王。

河山空壮丽,风雨自凄凉。

千古兴亡事,都付笑谈中。

作者简介

胡曾(约839年-?),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湖南长沙人,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以咏史诗著称,作品多抒发对历史事件的感慨与见解,风格峻拔,语言简练,胡曾的咏史诗在当时颇有影响,但传世作品不多,今存《安边集》十卷,收入《全唐诗》中的咏史诗约有百余首。

译文

嬴秦(指秦朝)窃取了天下的统治权,仅仅传了两代就灭亡了。

天意最终归向了贤明的君主,人心也背离了残暴的秦王。

秦朝的河山虽然空有壮丽之名,但在风雨中却显得无比凄凉。

千百年来国家的兴亡更替,都化作了后人的笑谈与评说。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秦朝兴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首句“嬴秦窃神器”指出秦朝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如暴力和欺骗)取得天下的,暗示其统治的不合法性,次句“再传二世亡”则直接点出秦朝短命的结局,仅传两代就覆灭了,接下来的两句“天意归明主,人心背暴王”进一步阐述了秦朝灭亡的原因,即天意和人心都转向了贤明的君主,而背离了残暴的秦王,最后两句“河山空壮丽,风雨自凄凉”和“千古兴亡事,都付笑谈中”则是对历史兴衰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历史的淡然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秦朝为例,深刻揭示了历史兴衰的规律,诗人通过对比秦朝的壮丽河山与其悲惨结局,强调了统治者的德行对于国家兴衰的重要性,诗人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淡然态度,认为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最终都将化为后人的笑谈与评说,这种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淡然态度,使得这首诗具有了一种超越时代的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晚唐时期的社会状况有关,晚唐时期,唐朝国力衰微,社会矛盾尖锐,诗人胡曾可能通过对秦朝兴衰的描绘,来抒发自己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感慨和忧虑,作为一位以咏史诗著称的诗人,胡曾也可能通过这首诗来展示自己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在形式上符合咏史诗的特点,但“嬴秦窃神器,再传二世亡”这一表述并非历史学界对秦朝灭亡原因的普遍看法,秦朝的灭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统治者的残暴、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农民起义的爆发等,在解读这首诗时,我们需要结合历史背景和诗人的创作意图来进行理解。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