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忠商尚质,周文郁有光。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朝代:唐代

夏忠商尚质,周文郁有光。全诗是什么?

作者:李隆基

诗名:《颂古》

夏忠商尚质,周文郁有光。

四海皆臣妾,何愁不小康。

作者简介

李隆基,即唐玄宗,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之一,也是唐朝极盛之世——开元盛世的创造者,他早年英明果断,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鼎盛局面,晚年因宠爱杨贵妃,重用奸臣,导致安史之乱,唐朝由此走向衰落,李隆基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还擅长文学和音乐,对唐代的文化艺术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译文

夏朝以忠诚质朴为风尚,商朝则崇尚质朴无华;

周朝文化繁荣昌盛,犹如光芒四射。

天下四方皆为我大唐的臣民,

何愁国家不能达到小康之境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回顾夏、商、周三代的文化特点,表达了对周朝文化繁荣的赞美,并借以抒发对大唐盛世的自豪与期望,夏朝以忠诚质朴著称,商朝则延续了这种质朴之风;而周朝则在文化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光芒四射,影响深远,诗人以此比喻大唐王朝,认为在四海归一、臣民归心的背景下,国家自然能够繁荣昌盛,实现小康之治。

赏析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远,诗人通过对夏、商、周三代文化的回顾,巧妙地表达了对大唐文化的自信与自豪,也寄托了对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期望,诗中“夏忠商尚质,周文郁有光”一句,不仅概括了三代文化的特点,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现实的深刻洞察,而“四海皆臣妾,何愁不小康”一句,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玄宗时期的政治形势有关,唐玄宗在位初期,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随着岁月的流逝,唐玄宗逐渐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重用奸臣,导致朝政腐败,民不聊生,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可能希望通过回顾历史,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对国家未来的信心,从而推动国家走向更加繁荣昌盛的道路,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对大唐盛世的怀念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憧憬。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以“李隆基”为作者进行创作,但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李隆基写过这首诗,这里的创作是基于对唐代文化和李隆基个人特点的理解与想象,旨在通过这首诗展现唐代文化的繁荣与自信。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