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古风·脱屣平原客》
唐·李白
脱屣平原客,振衣燕昭台。
浮云一挥手,去若孤鸿来。
万里为长啸,慷慨多悲怀。
功名付沧海,岁月成尘埃。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对后世影响深远,李白一生游历四方,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其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与抱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译文
我如同平原上的过客,轻轻脱下鞋子,在燕昭台上整理衣襟,挥手之间,如同浮云飘散,离去时如同孤鸿一般自由翱翔,我在万里长空中长啸,心中充满了慷慨与悲怀,功名如同沧海一粟,岁月则化作了尘埃。
释义
“脱屣平原客”形容诗人自己如同过客一般,对世俗名利看得很淡;“振衣燕昭台”则表达了他在燕昭台(象征权力与地位之地)整理衣襟,准备离去的决心。“浮云一挥手”与“去若孤鸿来”描绘了诗人洒脱不羁、自由自在的形象。“万里为长啸,慷慨多悲怀”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与对世事的感慨。“功名付沧海,岁月成尘埃”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与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脱屣平原客,振衣燕昭台”开篇,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心境与志向,诗人以“浮云”和“孤鸿”自喻,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中间两句“万里为长啸,慷慨多悲怀”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豪情与悲情,既有对远大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感慨,最后两句“功名付沧海,岁月成尘埃”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李白诗歌的豪放与飘逸。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白游历四方、历经人生百态之后,李白一生追求自由与理想,但现实却常常让他感到无奈与困惑,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己“脱屣平原客,振衣燕昭台”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超脱与对自由的向往,诗人也通过“万里为长啸,慷慨多悲怀”等诗句,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是对诗人个人心境的写照,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