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方手自缉,上药如山储。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仙药行

名方手自缉,上药如山储。全诗是什么?

唐·韦庄

名方手自缉,上药如山储。

丹鼎夜常封,花畦春欲暮。

细烟轻绕烛,寒露湿荒芜。

不似秦楼上,时闻吹凤箫。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我亲手编纂了著名的药方,采集了如山的珍贵药材,炼丹的鼎炉在夜晚常常被封闭,春天的花圃却即将迎来暮春,微弱的烟雾轻轻环绕着烛火,寒冷的露水打湿了荒芜之地,这与秦楼上的景象截然不同,那里时常能听到吹奏的凤箫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亲自编纂药方、采集药材,并致力于炼丹制药的情景,首联“名方手自缉,上药如山储”直接点题,表明诗人对医药的热爱和投入,颔联“丹鼎夜常封,花畦春欲暮”则通过炼丹鼎炉的封闭和春天花圃的凋零,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炼丹的艰辛,颈联“细烟轻绕烛,寒露湿荒芜”进一步渲染了炼丹环境的冷清和孤寂,尾联“不似秦楼上,时闻吹凤箫”则以秦楼上的欢乐景象与炼丹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和对炼丹生活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炼丹制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医药事业的热爱和投入,诗中既有对炼丹过程的真实写照,也有对炼丹环境的冷清和孤寂的深刻描绘,诗人还通过对比手法,将炼丹的孤寂与秦楼上的欢乐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突出了炼丹生活的艰辛和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对医药事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亲自编纂药方、采集药材、炼丹制药,这首诗正是他在炼丹制药过程中所写的一首抒情诗,表达了他对医药事业的热爱和投入,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和对炼丹生活的无奈,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庄在动荡时代中的坚韧和执着,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