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马不辞分后乘,轻裘初许敝诸公。出自哪首诗?

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五马不辞分后乘,轻裘初许敝诸公。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朝退无余事,

从容步出宫。

两阶干羽罢,

三殿衮龙同。

日色临仙阙,

云光拂御衣。

朝朝瞻圣主,

岁岁奉天威。

建凤栖鸾树,

飞虹驾鹊桥。

五马不辞分后乘,

轻裘初许敝诸公。

雍容揖让升文陛,

济济枪枪列武墀。

圣主垂衣明至化,

卿相稽首颂唐尧。

作者及朝代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作者简介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多涉笔社会动荡、人民疾苦,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思想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部分译文,重点翻译关键词句)

退朝后没有其他事情,

从容地走出皇宫。

五匹马也不推辞作为后面的车驾,

轻裘也愿意与各位同僚分享。

释义

“五马不辞分后乘”意指自己愿意像五匹马一样不辞辛劳地跟随在皇帝或同僚之后,表示忠诚和愿意为朝廷效力的决心。“轻裘初许敝诸公”则表达了杜甫愿意将自己的轻裘(贵重的衣物)与同事们分享,即使穿坏了也不吝惜,体现了他的慷慨和与同事间的深厚情谊。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应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诗中描绘了早朝的庄严景象和朝臣们的忠诚与敬业,通过“五马不辞分后乘,轻裘初许敝诸公”等句,展现了杜甫作为一位忠诚的朝臣,不仅愿意为朝廷效力,而且与同事们关系融洽,愿意分享自己的财物和荣誉,这种精神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当时杜甫在成都草堂,贾至先作了一首《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杜甫和其他一些文臣相继和作,所和之诗均用贾至原韵,这些和诗在内容上各有侧重,从不同角度表现了早朝的盛况和大唐帝国恢复中兴的气象,杜甫的和诗在描绘早朝景象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朝廷的忠诚和对同事们的深厚情谊。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