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浩荡别亲知”与“连翩戒征轴”,这两句诗出自南朝梁代诗人何逊的《临行与故游夜别》,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临行与故游夜别
南朝·梁·何逊
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
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
夜雨滴空阶,晓灯照离室。
浩荡别亲知,连翩戒征轴。
望望山川远,行行烟雾匝。
扬鞭争电逝,挥袖阻风疾。
落帆逗淮浦,停舳临孤驿。
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树。
长吟掩涕兮,心非木石具。
作者简介
何逊(约466—519),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兰陵东南)人,南朝梁诗人、文学家,早年曾任南平王萧伟的记室,后转任安西安成王萧秀的参军兼记室,晚年在庐陵王萧续幕下任职,后病逝于江州,何逊诗与刘孝绰齐名,号称“何刘”,诗风明畅,多抒离情别绪及人生失意之苦,善于写景抒情,语言清新自然。
译文
多年来我们共同追随,一旦离别群友。
就像东流的水,不知何时能西归。
夜雨滴滴落在空寂的台阶,清晨的灯光照亮了离别的房间。
浩荡地告别亲朋好友,连续不断地准备启程的车马。
远望山川遥远,一路烟雾缭绕。
扬起马鞭如同闪电般飞驰,挥动衣袖仿佛阻挡了疾风。
落下船帆逗留在淮水岸边,停泊船只在孤独的驿站旁。
凉风绕着曲折的房间,寒蝉在高树上鸣叫。
我长声吟诵掩面而泣,我的心并非木石无情。
释义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离别之际与故友夜别的情景,表达了对亲友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诗中通过描绘夜雨、晓灯、山川、烟雾等自然景象,以及扬鞭、挥袖、落帆、停舳等动作,营造出一种凄清、哀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细腻,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人物动作的刻画,将离别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以“浩荡别亲知,连翩戒征轴”两句,直接点明了离别的主题,同时用“浩荡”和“连翩”两个形容词,增强了情感的力度和动感,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如“东注水”与“西归日”的对比,以及“凉风”、“寒蝉”等象征性意象的运用,都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何逊在离别之际写给故友的,当时,他可能因为某种原因需要离开熟悉的地方和亲友,心中充满了离愁别绪,在这样一个夜晚,他与故友相聚话别,心中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的离别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亲友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同时也能够体会到南朝时期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情感的细腻描绘和深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