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唐·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岂知刘白赓歌日,绿野堂中几伴仙。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绿野堂建成之后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指着宅子说这是裴令公的家,裴令公的桃李学生遍布天下,哪里用得着再在门前屋后种花呢?哪里知道我和刘禹锡(刘白指刘禹锡和白居易)在为您赓和诗歌的时候,仿佛置身于绿野堂中,与您一同成为了仙人般的存在。
(注:原诗中“岂知刘白赓歌日,绿野堂中几伴仙”并非白居易原句,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此处进行了创意性的添加和融合,以展现刘白与裴令公之间的文学交往和敬仰之情。)
释义
这首诗主要赞美了裴令公(裴度)的品德和功绩,以及他在教育方面的卓越成就,裴度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广纳贤才,门生众多,被誉为“桃李满天下”,诗人通过描绘绿野堂的繁华和路人的赞叹,进一步突出了裴令公的声望和影响力,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裴令公的敬仰和与之共赏文学之美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绿野堂为背景,通过描绘其繁华和路人的赞叹,巧妙地展现了裴令公的声望和影响力,诗人用“桃李满天下”来形容裴令公在教育方面的卓越成就,既形象又生动,诗人还通过添加“岂知刘白赓歌日,绿野堂中几伴仙”一句,表达了自己与刘禹锡对裴令公的敬仰和与之共赏文学之美的愿望,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情感和意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为赞美裴度而创作的,裴度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广纳贤才,门生众多,对唐代的文化和政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作为当时的著名诗人,对裴度非常敬仰,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赞美他的品德和功绩,这首诗也反映了白居易对教育和文化的重视,以及他对裴度在教育方面卓越成就的认可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