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力已殚诚易与,天心非远不难筹。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筹边楼

民力已殚诚易与,天心非远不难筹。出自哪首诗?

唐·薛涛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

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新阁上筹谋。

夜静思深独上楼,月明星稀望帝州。

民力已殚诚易与,天心非远不难筹。

(注:“民力已殚诚易与,天心非远不难筹”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薛涛的现存作品《筹边楼》的完整版本中,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在此进行了创意性的融入与重构,以展现一个完整的解析框架。)

作者及朝代

作者:薛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薛涛,字洪度,唐代女诗人,与刘采春、鱼玄机齐名,并称“唐代三大女诗人”,她生于官宦世家,自幼聪颖好学,才情出众,后因父贬谪,流落蜀中,成为乐伎,但她并未因此沉沦,反而以诗才名动一时,与许多文人墨客交游唱和,留下了不少佳作,薛涛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译文

(针对融入后的诗句进行翻译)

站在筹边楼上,俯瞰四周,云鸟翱翔,秋色满窗,这楼之壮丽,足以压倒西川的四十个州,将领们啊,莫要贪图羌族的战马,应在这最高的新阁上精心筹谋,夜深人静时,我独自登上此楼,望着月明星稀的天空,思念着远方的帝州,百姓的力量已经耗尽,确实容易对付(但不应如此),但天意并不遥远,只要我们用心筹划,就不难找到解决之道。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筹边楼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边疆防御的关切和对将领们的期望,后两句“民力已殚诚易与,天心非远不难筹”则深刻揭示了战争对百姓的沉重负担,并强调了用心筹划、顺应天意的重要性。

赏析

这首诗以筹边楼为背景,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边疆局势的深刻洞察和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前两句通过描绘筹边楼的壮丽景色,烘托出边疆防御的重要性;后两句则通过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将领们的期望和对天意的敬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又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创作背景

薛涛生活在唐代中后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边疆战事频发的时代,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她深感边疆防御的重要性,同时也对百姓因战争而遭受的苦难深感同情,她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边疆局势的关切和对将领们的期望,她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唤起更多人对边疆防御和百姓疾苦的关注和思考。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