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思友
唐·刘长卿
月色映窗寒,孤灯照影单。
识韩空有愿,御李怅无期。
云水千重隔,风烟万里迷。
相思何处寄,望断暮云低。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刘长卿虽为唐代著名诗人,但此诗并非其真实作品。)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25年—约789年),字文房,唐代著名诗人,河间(今属河北)人,他擅长五言律诗,诗风清丽雅正,多抒发仕途失意之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刘长卿在唐代诗坛上享有较高声誉,与韦应物并称“韦刘”,是“大历十才子”之一。
译文
月光映照在窗户上,带来阵阵寒意,孤独的灯光映照出我孤单的身影,我虽然认识韩愈(此处以“韩”代指某位友人,非实指韩愈),却只能空怀愿望无法相见;想要追随李白(此处以“李”代指另一位友人,非实指李白),却怅然发现相聚无期,我们之间隔着千山万水,风烟弥漫,万里之遥,我的相思之情该寄托于何处呢?只能望着低垂的暮云,心中充满无尽的思念。
释义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相见的无奈,首联通过描绘月色和孤灯,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颔联以“识韩空有愿,御李怅无期”直接点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无法相聚的遗憾;颈联通过“云水千重隔,风烟万里迷”进一步渲染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遥远距离和难以逾越的障碍;尾联则以“相思何处寄,望断暮云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尽思念和无奈之情。
赏析
本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中“识韩空有愿,御李怅无期”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又透露出无法相见的无奈和遗憾,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来烘托情感,如“月色映窗寒”、“孤灯照影单”等,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感人。
创作背景
(虚构)本诗创作于刘长卿仕途失意、漂泊异乡之际,诗人身处异乡,远离亲朋好友,心中充满了孤独和思念之情,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创作了这首《思友》诗,以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相见的无奈,虽然诗中的“韩”和“李”并非实指韩愈和李白,但它们作为诗人的两位友人形象,却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