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许春风坐,谁知遽别离。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春日别离

甫许春风坐,谁知遽别离。下一句是什么?

唐·贾至

日暝伯劳飞,春风和且微。

阶前芳草绿,窗下故人违。

甫许春风坐,谁知遽别离。

相思如蔓草,蔓草生春晖。

作者简介

贾至,唐代文学家、官员,字幼邻,河南洛阳人,唐玄宗天宝初年进士,曾任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等职,贾至工于诗文,与杜甫友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现实的感慨,他的作品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天色渐暗伯劳鸟飞去,春风吹拂轻柔又和煦。

台阶前芳草萋萋碧绿,窗下却与故人相违离。

刚刚还许下春风中共坐,哪知转眼间就要别离。

相思之情如同蔓草一般,蔓草在春晖中生生不息。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与友人别离的场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如伯劳鸟的飞去、春风的和煦、阶前芳草的碧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人与友人在春风中刚刚坐下,却突然面临别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深深的相思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春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别离时的复杂心情,首联“日暝伯劳飞,春风和且微”以伯劳鸟的飞去和春风的轻柔,暗示了别离的临近,颔联“阶前芳草绿,窗下故人违”则通过芳草的碧绿和故人的离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别离的伤感,颈联“甫许春风坐,谁知遽别离”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别离的惊讶和不舍,尾联“相思如蔓草,蔓草生春晖”则以蔓草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相思之情,以及这种情感在春晖中生生不息的意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贾至与某位友人分别之际,唐代社会风气开放,文人墨客之间交往频繁,别离也成为他们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贾至作为一位情感细腻的文学家,对别离的感受尤为深刻,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春日别离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深深的相思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真挚的情感交流。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