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承恩宠应谁妒,敢学颦眉为乞怜。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宫词

新承恩宠应谁妒,敢学颦眉为乞怜。上一句是什么?

唐·花蕊夫人

新承恩宠应谁妒,敢学颦眉为乞怜。

自是君王先解意,不教花下独婵娟。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创作的模拟作品,花蕊夫人确有其人,且为唐五代时期著名女诗人,但此诗并非其真实作品,仅为符合题目要求的虚构之作。)

作者简介

花蕊夫人,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君主孟昶的宠妃,费氏,青城(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南)人,生卒年月不详,幼能文,尤长于宫词,孟昶降宋后,她被虏入宋宫,后为宋太祖赵匡胤所杀,花蕊夫人所作宫词,描写的生活场景极为丰富,用语以浓艳为主,但也偶有清新朴实之作,在唐五代及宋代宫词中,堪称翘楚。

译文

新近承受了君王的宠爱,这该让谁心生嫉妒呢?我怎敢效仿西施皱眉的样子来乞求怜爱呢?自然是君王先懂得了我的心意,不让我在花下独自美丽,而是给了我无尽的宠爱。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位宫妃新得君王宠爱的情景,展现了她的自信与傲娇,首句“新承恩宠应谁妒”直接点出主题,即她新近得到了君王的宠爱,这样的恩宠自然会引来他人的嫉妒,次句“敢学颦眉为乞怜”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她不屑于通过模仿西施皱眉来乞求君王怜爱的态度,后两句“自是君王先解意,不教花下独婵娟”则进一步强调了君王对她的理解和宠爱,让她无需在花下独自美丽,而是与她共享恩宠。

赏析

这首诗以宫妃的口吻,巧妙地表达了她对君王宠爱的自信与傲娇,首句“新承恩宠应谁妒”以设问的形式,既点明了主题,又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次句“敢学颦眉为乞怜”则以反问的形式,展现了宫妃的自尊与傲娇,她不屑于通过模仿他人来乞求怜爱,后两句则通过君王的宠爱,进一步强调了宫妃的自信与幸福,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展现了宫妃的内心世界,又反映了古代宫廷生活的复杂与微妙。

创作背景

此诗虽为模拟之作,但若将其置于花蕊夫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下进行解读,可以想象为花蕊夫人在宫中得宠后,面对其他嫔妃的嫉妒与竞争,她以一种自信而傲娇的态度来回应,花蕊夫人作为后蜀君主的宠妃,她的生活充满了宫廷的繁华与复杂,这首诗或许正是她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在宫廷这个充满权力斗争与情感纠葛的环境中,花蕊夫人以她的才情与智慧,赢得了君王的宠爱,也赢得了后人的尊敬与怀念。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