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想古人增叹惜,飒然云树满岩秋。的解释

诗词原文

秋日怀古

缅想古人增叹惜,飒然云树满岩秋。的解释

唐·刘禹锡

缅想古人增叹惜,飒然云树满岩秋。

荒台寂寂惟狐兔,古寺萧萧有径流。

落日无人松径冷,鬼火高低照乱蒿。

西风何处吹衣袂,独倚危栏看远舟。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但性格刚毅,诗文俱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传世名篇,刘禹锡的诗歌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既有反映社会现实的深刻之作,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佳作。

译文

遥想古人心中增添无限叹惋与惋惜,秋风中云树萧瑟,岩石间秋意满满,荒废的台基上只有狐狸和兔子出没,古老的寺庙旁小径旁水流潺潺,夕阳西下,松林小径上无人行走,显得格外冷清,鬼火在杂草丛中忽高忽低地闪烁,西风从何处吹来,轻轻拂动着衣袂,我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眺望着远方驶来的船只。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古人的缅怀与叹惜之情,首句直接点题,缅想古人,心生叹惜;次句以“飒然云树满岩秋”描绘出秋日萧瑟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情感基调,后两句通过描写荒台、古寺、落日、鬼火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孤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古人的缅怀与对现实的感慨,诗中“缅想古人增叹惜”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主旨,而“飒然云树满岩秋”则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秋日的萧瑟与凄凉,后两句的景物描写更是将诗人的孤独与哀愁推向高潮,使全诗情感更加深沉而动人,刘禹锡的这首诗在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刘禹锡被贬谪期间,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晚年回到洛阳后,他常常回忆起过去的岁月和曾经共事过的友人,心中充满了感慨与叹惜,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秋日景象和缅怀古人,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刘禹锡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坚持自我的精神风貌。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