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杂诗
唐·韦庄
绿苔唯见遮三径,青史空传谢九州。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创作,历史上韦庄并无此确切诗句,但韦庄是唐代著名诗人,以写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的诗作著称,故以此身份及朝代背景进行创作解析。)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其所作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人称“秦妇吟秀才”,其词风清丽,多写个人遭际与离愁别绪,善用白描手法,对后世词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译文
只见绿色的苔藓覆盖了小路两旁,三条小径都被遮掩得不见踪影;而青史上只留下谢九州(此处借指某位历史人物或泛指历史上的英雄豪杰)的空名传说,傍晚时分,秋日的烟雾悄然升起,笼罩着一片片萧瑟的枫树林。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历史人物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英雄迟暮的感慨,绿苔覆盖小径,象征着岁月的无情侵蚀;青史空传,则暗示了历史上英雄人物的辉煌与落寞并存,最终只留下名字在史书中回响,日暮秋烟与萧萧枫林,进一步渲染了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过往的怀念。
赏析
本诗以景寓情,借自然之景抒发历史沧桑感,首句“绿苔唯见遮三径”以绿苔的蔓延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侵蚀,营造出一种荒凉、静谧的氛围,次句“青史空传谢九州”则笔锋一转,将视角拉向历史长河,通过“空传”二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上英雄人物虽名垂青史,但终究难以逃脱时间消磨的无奈与感慨,后两句“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以秋日特有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凄凉、萧瑟的情感,使整首诗在意境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与和谐。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虚构之作,但若将其置于韦庄所处的晚唐至五代时期的社会背景之下,可以想象,那是一个战乱频繁、朝代更迭不断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韦庄作为一位敏感的文人,很可能对历史的沧桑、人生的无常有着深刻的体会,这首诗虽非韦庄原作,但以其风格与情感倾向来看,它很好地反映了韦庄乃至那个时代文人对于历史、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