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暮宴罢
唐·张籍
京都春色浓如酒,三月莺花满御沟。
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鸠。
君王未肯降龙辇,姊妹相邀上凤楼。
自笑无成今老大,归田何岁得闲游。
作者简介
张籍,唐代著名诗人,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后定居于洛阳,张籍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语言凝练自然,多写日常生活琐事,反映社会现实,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他的诗作在当时颇受欢迎,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京城的春天景色美得如同醇酒一般醉人,三月的黄莺和鲜花布满了皇宫的水沟旁。
阆苑仙境中常有书信随着仙鹤传来,女床山上没有一棵树不栖息着斑鸠。
君王还未肯乘坐龙辇出游,而姊妹们却已相约登上了凤凰楼。
我自嘲自己一事无成如今已年老,不知何时才能归隐田园享受悠闲的游历生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京城春天的美丽景色,以及宫廷中的生活场景,首联以“京都春色浓如酒”形容春天的美丽,次联则通过“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鸠”展现了仙境般的景象和自然的和谐,三联转而写到君王未出游,而姊妹们已上楼赏景,暗示了宫廷生活的闲适与等级差异,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老无成的感慨和对归隐田园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京城春天的美景和宫廷生活的闲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感慨,首联的“京都春色浓如酒”一句,以酒喻春,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浓郁和醉人,次联的“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鸠”则通过仙境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美好,三联的“君王未肯降龙辇,姊妹相邀上凤楼”则巧妙地通过对比,揭示了宫廷生活的等级差异和闲适氛围,尾联的“自笑无成今老大,归田何岁得闲游”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无奈和对归隐田园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自然,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籍在唐代中期所作,当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张籍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对京城春天的美景和宫廷生活有着深刻的观察和感受,他通过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京城春天的美丽景色和宫廷生活的闲适氛围,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归隐田园的向往,这首诗反映了张籍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丰富多样性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