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感怀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春风习习转江城,人日于人倍有情。
柳色半开新雨后,花光初照晓寒轻。
闲来无事思往事,醉里看花梦未醒。
莫道浮生多苦短,且将诗酒趁年华。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满足题目要求,李商隐的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常含有深刻的政治寓意和社会批判。
译文
春风轻轻地吹过江城,人日(即农历正月初七)这一天,人们对彼此的情感更加深厚,新雨过后,柳树半开,嫩绿的枝条在微风中摇曳;晨光初照,花朵在微寒中闪烁着光芒,闲暇时,我回想起过去的种种,醉眼朦胧中看着花朵,仿佛还在梦中未醒,不要说人生短暂而充满苦难,就让我们趁着这美好的年华,尽情享受诗酒的乐趣吧。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江城的美好景象,以及诗人在人日这一天的感慨与心境,首联点明时节与地点,同时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颔联通过描绘新雨后的柳色与花光,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颈联则转入诗人个人的思绪与情感,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沉醉,尾联则以一种豁达的态度,鼓励人们珍惜时光,享受人生。
赏析
这首诗以春风、江城、人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诗中“春风习习转江城”一句,既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而“人日于人倍有情”一句,则直接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温馨而深情的基调,颔联的景物描写生动而富有诗意,既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又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颈联与尾联则通过诗人的个人情感与人生感悟,将全诗推向高潮,使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哲理与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基于虚构内容)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此时他经历了仕途的坎坷与人生的起伏,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人日这一天,他漫步于江城之中,感受着春天的气息与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心中涌起无限的感慨与思绪,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与哲理的《春日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