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望长安
唐·韦应物
北望长安忻在目,朝氛莫遣蔽高舂。
晴明相对更何有,宿雾昏昏翳几重。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译文
向北遥望长安心中喜悦在眼前,
别让早晨的雾气遮蔽了高处的舂楼。
晴朗明媚的景色相对还有什么呢?
只是夜间的雾气重重遮蔽了视线。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长安(唐朝都城,今西安)的深切思念和向往之情,首句“北望长安忻在目”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情感所向,他向北遥望长安,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期待,次句“朝氛莫遣蔽高舂”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忧虑,他不希望早晨的雾气遮蔽了高处的舂楼,暗示着他不希望现实的困境或迷雾阻碍了他对长安的眺望和向往,后两句“晴明相对更何有,宿雾昏昏翳几重”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前的景象,晴朗明媚的景色相对还有什么呢?只是夜间的雾气重重遮蔽了视线,这既是对现实景象的描写,也暗含了诗人对心中理想的迷茫和困惑。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长安的深切思念和向往之情,诗人通过描绘眼前的景象,巧妙地寓情于景,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景物之中,首句“北望长安忻在目”直接点题,情感真挚而热烈,次句“朝氛莫遣蔽高舂”则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前的景象,既是对现实景象的描写,也暗含了诗人对心中理想的迷茫和困惑,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韦应物的个人经历有关,韦应物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在仕途上,他经历了不少波折和挫折,对现实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验,作为一位文学家和诗人,他对长安这座古都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和向往,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对长安的遥望和向往,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忧虑。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在韦应物的作品中并不算是非常著名的作品,但它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却具有普遍性和深刻性,对于理解韦应物的诗歌风格和思想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