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仙
唐·韦庄
白云坐处龙池杳,明月归时鹤驭空。
露冷莲房坠粉红,风生桂子落苍穹。
作者及朝代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作者简介
韦庄生于晚唐,历经唐末动乱,后入蜀,成为前蜀的重要官员,他的诗词多反映战乱时期的民生疾苦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韦庄的词作尤为著名,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白云缭绕之处,龙池深邃而遥远;明月高悬之时,仙鹤驾驭着虚空归来,露珠寒冷,使得莲房中的粉红花瓣坠落;微风吹拂,桂子从苍穹中飘然落下。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超脱尘世的游仙景象,首句“白云坐处龙池杳”以白云和龙池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远的氛围,暗示仙人的居所;次句“明月归时鹤驭空”则以明月和仙鹤为意象,描绘出仙人归来的场景,仙鹤驾驭虚空,更显仙风道骨,后两句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宁静与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游仙为主题,通过描绘仙境的自然景象和仙人的活动,展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仙境的形象栩栩如生,令人神往,诗人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对现实社会感到失望和无奈,于是将目光投向了超脱尘世的仙境,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通过描绘仙境的美好和仙人的自由,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逃避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作为一位文人墨客,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