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绝如缕的释义是指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要断了,多形容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或用来形容局势危急;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也形容声音细微悠长或局势危急。后一种用法在古文中多见。
1、不绝如缕的释义:
不绝如缕原意是指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
2、不绝如缕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公羊传·僖公四年》:“夷狄也,而亟病中国,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后来,在《后汉书·左雄传》中也有类似的表述:“汉室初兴,统绪绝微,而干戈未戢,百姓凋残,且君之宗庙,欲与蛮夷为邻,不绝如线,殆哉!”
3、不绝如缕的例句:
他的声音低沉而微弱,不绝如缕,仿佛随时都可能消失。
4、不绝如缕的分解解释:
- 不绝:不断,连续不断。
- 如缕:像细线一样,形容非常细微、微弱。
5、不绝如缕的成语用法:
这个成语通常用作谓语、定语,形容声音、气息等微弱,或局势危急,也可以用来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面临失传的危险。
6、不绝如缕的示例:
-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文化的传承不绝如缕,许多珍贵的古籍和技艺都面临着失传的风险。
- 远处传来的琴声不绝如缕,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尽的思念。
7、不绝如缕的近义词反义词:
- 近义词:危如累卵(形容局势极其危险,如同堆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岌岌可危(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 反义词: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多用于事物,而少用于人)、连绵不断(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