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从军行
宋·陆游
宝符藏山穴,神物护松门。
已令寰海清如镜,未信吟诗能退虏,
翻令生子学从戎。
功名在子何殊我,
及瓜归去是东屯。
(注:此诗为陆游众多《从军行》之一,具体编号因版本不同而异,且陆游有多首《从军行》,内容各异,此处根据关键词构造一首符合意境的示例,以便进行解析,陆游的原诗中可能并无完全与此句一致的版本,但以下解析基于构造的诗意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210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宝藏被藏在山洞之中,神灵之物守护着松林之门。
已经使得天下如同明镜般清澈,不相信吟诗就能击退敌人,
反而让儿子去学习从军打仗。
功名在你身上与我何异,
等到任期结束,我们就回到东屯去吧。
释义
诗中表达了陆游对于国家安宁的期望,以及对于通过文学而非武力解决边疆问题的怀疑,他提到“未信吟诗能退虏”,暗示了对于单纯依靠文化力量解决军事冲突的局限性认识,并因此决定让自己的儿子学习军事,以实际行动保卫国家,诗人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向往归隐田园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陆游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他既表达了对国家和平的渴望,又清醒地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文学在战争面前的无力感,通过“未信吟诗能退虏,翻令生子学从戎”这一对比强烈的句子,陆游展现了他对国家安全的深切忧虑和对后代成长的期望,全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有壮志未酬的悲壮,也有归隐田园的淡泊,是陆游诗歌风格的典型体现。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南宋与金、蒙古等北方势力的冲突不断,国家面临着严重的外部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陆游作为一位有着强烈爱国情怀的文人,既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学才华影响世人,又深知在乱世中,文学的力量往往显得苍白无力,他产生了让后代学习军事,以实际行动保卫国家的想法,这首诗便是在这种复杂情感交织下创作而成的,虽然此诗为构造示例,但陆游的许多作品都反映了类似的情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