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焚书坑
唐·章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
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
附注: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书册至今成粪土,夜窗犹对短檠灯”并非直接出自此诗,但根据意境与内容的相似性,可以推测是对于“焚书坑儒”事件的感慨与反思,在理解此诗的基础上,可以引申出对书籍被毁、学问受阻的哀叹,以及个人在逆境中坚持学习的精神,与您的关键词相呼应。
作者简介
章碣,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飞卿,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以诗文著称,尤其擅长绝句,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历史感慨和个人情怀,其作品在《全唐诗》中有收录。
译文
竹简帛书被焚烧后,帝王的功业化为乌有,
函谷关和黄河天险,也锁不住始皇的陵寝。
焚书坑的灰烬还未冷却,山东地区就发生了叛乱,
刘邦和项羽,原来都是不读书的人啊。
释义
此诗通过描述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讽刺了暴政对文化的摧残以及其对国家长治久安的负面影响,首句“竹帛烟销帝业虚”直接点出焚书事件,暗示文化根基的毁灭导致帝国基础的动摇;次句“关河空锁祖龙居”则通过自然景观的永恒与人事的短暂形成鲜明对比;三、四句“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则进一步揭示了焚书坑儒并未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反而加速了秦朝的灭亡,因为真正的反叛者往往来自民间,不受书本知识的束缚。
赏析
章碣此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深刻揭示了焚书坑儒的愚蠢与后果,表达了对文化自由的珍视和对暴政的批判,通过对比手法,如“竹帛烟销”与“帝业虚”,“关河空锁”与“祖龙居”,以及“坑灰未冷”与“山东乱”,增强了诗歌的讽刺效果和历史深度,以刘邦、项羽为例,说明真正的英雄往往不拘泥于书本,而是从实践中成长,进一步削弱了焚书坑儒的合理性。
创作背景
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化遭受严重破坏,章碣此诗或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一种反思与批判,通过回顾秦朝的焚书坑儒事件,诗人意在提醒当政者,文化的繁荣与国家的稳定息息相关,任何试图通过压制思想来巩固统治的行为都是短视且危险的,也表达了对个人在逆境中坚持学习、追求真理的敬佩与鼓励,与“书册至今成粪土,夜窗犹对短檠灯”的意境相呼应,展现了知识分子的坚韧与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