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有田舍翁,结茅住行李。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村舍

时有田舍翁,结茅住行李。下一句是什么?

唐·刘驾

时有田舍翁,结茅住行李。

儿孙未成人,出入无门户。

麦穗风吹长,桑条雨过稀。

亦知时易过,二十罢耕锄。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驾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刘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司南,或云字秉元,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大中六年(852)进士,官至国子博士,与司空图、郑谷友善,诗风朴素自然,多写民生疾苦,有《刘驾集》。

译文

有时会遇到一个乡间的老翁,他用茅草搭建简陋的房屋,在这里安家落户,他的儿孙还未长大成人,家中连门户都尚未安装齐全,风吹麦穗,麦子渐渐长高;雨后桑条,叶子变得稀疏,老翁也明白时光容易流逝,因此在二十年后便停止了耕作,安享晚年。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田舍翁的简朴生活,通过“结茅住行李”展现了其居住条件的简陋,而“儿孙未成人,出入无门户”则进一步突出了其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后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变迁,最终老翁选择停止耕作,享受晚年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一个田舍翁的形象,展现了唐代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诗人通过对老翁居住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其生活状态的叙述,表达了对底层农民生活的同情与关注,诗中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选择的思考。

创作背景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刘驾作为唐代诗人之一,其诗歌多写民生疾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游历乡村时,目睹了一个田舍翁的生活状态,有感而发,创作而成,通过这首诗,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同情,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