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问淮水,客愁孰浅深。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淮水吟

辛苦问淮水,客愁孰浅深。下一句是什么?

唐·韦庄

辛苦问淮水,客愁孰浅深。

秋光千里远,日影五载沉。

独鹤归何晚,昏鸦散渐林。

平生空自感,未得遇知音。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为“花间派”代表作家之一,其词风清丽,多用白描手法,情感真挚,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韦庄一生历经战乱流离,其作品多反映个人身世之感及战乱时代的苦难,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译文

我辛苦地向淮水发问,我这客居他乡的愁绪,到底有谁能比得上它的深浅呢?秋天的光芒照耀着千里之外的远方,而我的日子却如同日影一般,在这五年的漂泊中渐渐沉没,孤独的鹤为何归来得如此之晚,而黄昏时的乌鸦已渐渐散入林中,我一生空有感慨,却始终未能遇到真正理解我的人。

释义

本诗通过向淮水发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客居异乡、愁绪难解的复杂情感,诗中“辛苦问淮水”一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将诗人的愁苦之情寄托于淮水,表现出一种无处诉说的孤独感。“秋光千里远,日影五载沉”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暗喻诗人漂泊岁月的漫长与艰辛。“独鹤归何晚,昏鸦散渐林”两句,以鹤归之晚、鸦散之景,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孤独与落寞。“平生空自感,未得遇知音”则直接抒发了诗人一生未遇知音的遗憾与感慨。

赏析

韦庄的《淮水吟》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诗人客居异乡、愁绪满怀的心境,诗中通过向淮水发问的形式,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既苍凉又孤寂的氛围,诗人通过对秋光、日影、独鹤、昏鸦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诗末“平生空自感,未得遇知音”的感慨,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感伤色彩。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韦庄一生历经战乱流离,多次避难他乡,这种生活经历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淮水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在异乡漂泊的艰辛与愁苦,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深深感慨,这种情感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身世之感,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普遍命运和情感体验。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