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史·信陵君救赵
唐·胡曾
一朝窃符与公子,邯郸从此驱秦师。
却向侯嬴坟上哭,羞将眼泪洒衣缁。
作者及朝代
作者:胡曾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胡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时期,他擅长咏史诗,作品多借古讽今,表达对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胡曾的咏史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译文
一旦信陵君(魏无忌)盗取了魏王的兵符,交给了大将晋鄙的副手朱亥,朱亥便杀死晋鄙,信陵君率领魏军救援赵国,从此,邯郸的赵军得以驱逐秦军,当信陵君胜利归来时,他却跑到侯嬴(信陵君的门客,曾为其出谋划策盗符救赵,后自刎以表忠诚)的坟前痛哭,为自己未能保全侯嬴的性命而感到羞愧,泪水沾湿了黑色的丧服。
释义
这首诗描述了信陵君魏无忌盗取兵符、救援赵国邯郸的壮举,以及他对牺牲的门客侯嬴的深切怀念和愧疚之情,通过这一历史事件,展现了信陵君的英勇、智慧和对友情的珍视。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再现了信陵君救赵的历史场景,首句“一朝窃符与公子”直接点出主题,突出了信陵君盗符的英勇行为,次句“邯郸从此驱秦师”则展示了这一行为带来的直接结果,即赵军得以驱逐秦军,保卫了邯郸,后两句则转而描写信陵君对侯嬴的怀念和愧疚,使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胡曾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如将信陵君的英勇与侯嬴的牺牲进行对比,突出了信陵君对友情的珍视和愧疚之情,诗中的“泪洒衣缁”也象征着信陵君内心的痛苦和悔恨。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唐代的社会历史环境密切相关,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政治稳定的时期,但同时也是一个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时代,胡曾作为晚唐时期的诗人,对历史事件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独特的见解,他通过咏史诗的形式,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在这首诗中,胡曾借信陵君救赵的历史事件,表达了对英勇无畏、珍视友情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忠诚和友情的重视。
胡曾的《咏史·信陵君救赵》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内涵和丰富情感色彩的咏史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胡曾对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