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山城沽酒不易得,为尔且系双银瓶。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归路凄凉那忍见,黄茅白苇野萧萧。
作者及朝代
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汉族,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永济市运城古城村)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章的成就大于诗作,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被推为“游记之祖”,曾著有《柳河东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等。
译文
山城刚下过一场雨,百花凋零殆尽,榕树叶落满庭院,黄莺乱啼。
在这山城之中买酒实在不易,为了你我暂且系住这双银瓶。
傍晚时分,空旷的原野上,我驱马前行,秋日的平原上正是射雕的好时节。
归途凄凉,哪里忍心去看那沿途的景象,只见黄茅白苇在秋风中萧瑟。
(注:此译文为根据关键词所在诗句及其上下文意境所作,全诗并非完全围绕“山城沽酒不易得,为尔且系双银瓶”展开,但此句为诗中的关键情感表达之一。)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城中的孤独与无奈,以及他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山城雨后的凄凉景象,百花凋零,榕叶满庭,黄莺乱啼,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难以买到酒,但为了友人,他暂且系住双银瓶,表现出对友情的珍视,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驱马前行,射雕于秋日平原的孤独形象,以及归途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山城雨后的凄凉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人以“山城沽酒不易得”为引子,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在山城中的孤独与无助,后两句则通过驱马射雕和归途凄凉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柳宗元在被贬谪到偏远山城时所作,当时,他因政治斗争失败而被贬至偏远地区,生活困苦,心情抑郁,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在山城中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诗中的“山城沽酒不易得”不仅是对当时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无奈。